校园频道

校园频道

首页 > 校园频道

诉说人类共同的情感,犹太难民与上海的故事还在世界流传
2021-01-19

吴思敏 设计上世纪三四十年代,大批欧洲犹太难民不远万里,从纳粹德国的魔爪下逃离,来到东方“诺亚方舟”——上海。在上海虹口区长阳路62号,一座红砖拱门的欧式建筑,曾是犹太难民的宗教活动中心——摩西会堂。2007年之后,迎着“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”新名牌上的犹太教灯盏图案,许多当年避难上海的犹太难民或他们的后代走进这里,重温那段艰难而又温馨的岁月。

从2007年开馆,到2020年12月8日扩建后重新开馆,这座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一直在展现历史、挖掘历史,向世界展现人类热爱和平、命运与共的记忆。

5ab5c9ea15ce36d32e1d179733188e80e850b16b.jpg

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 虹口区供图

逃亡与拯救

二战期间,上海是接受犹太难民最多的城市。

1933年至1941年,大批欧洲犹太难民经历至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,抵达上海。时任中华民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,为约2000名犹太人发放了前往上海的签证,因为这些“生命签证”,许多犹太人得以逃生。

犹太救援组织安排的雪弗兰卡车,载着难民穿过著名的外白渡桥,进入虹口难民救济站。当时,仅在虹口就建立了八个犹太难民救济站——犹太难民口中的“海姆”,即德语的“家”。

战争带来经济萧条和就业压力,来到上海的犹太难民处境艰辛。很多人找不到正式工作,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挤在狭小的房间内,他们不得不去习惯上海的环境、气候以及饮食习惯。

到了1943年,侵华日军强迫犹太难民集中住到在虹口设立的“无国籍难民限定区”。不足3平方公里的地方,已居住了约10万名中国居民,短时间内又挤进1.4万名犹太难民,生活环境更加拥挤。

但在隔离区内从未发生过当地人伤害犹太人的事件。一位曾避难上海的犹太人贝蒂说,中国人从没有对她说过“丑陋的犹太人”这样的话。“患难见真情”,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包容和友善,也说明上海这座城市素来具有中国社会的开放胸怀。

历史将两个古老的民族联接在这片土地之上,他们友好相处,同舟共济,建立了深厚的友谊。

来自德、奥的犹太难民中有大批技艺精湛的艺术家,其中有著名小提琴家斯特恩先生、卫登堡先生以及约阿希姆兄弟。卫登堡在沪期间依靠教学谋生,所教学生中,谭抒真、马思宏、傅聪等成为了中国的音乐大师。

91ef76c6a7efce1b79d17be9c11c46d9b58f65f4.png

纪念馆内部寻根与守护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。

战争结束后,犹太难民陆续离开上海,但这段经历跨越山海与时间,成为他们共同的“上海记忆”。如今,每年依然有络绎不绝的犹太难民或其后裔追寻至上海。幸存者名单纪念墙前,可见他们搜寻亲朋好友名字的身影。

314e251f95cad1c8d346d7760d73d20ec83d51b2.png

名单墙美国前财政部部长布鲁门塞尔,是最知名的上海犹太难民之一。1947年他离开上海后,数次携家属回访虹口旧居,足见上海的家在他心中的分量。回访,伴随着犹太人民对上海的感念。

纪念馆对面的白马咖啡馆,是当年犹太难民的重要聚会场所。2015年,犹太难民后裔捐赠“风雨同舟”的纪念雕塑立于馆前,再现了当年一位上海阿姨打着伞为犹太小女孩遮风挡雨的情景,这寓意着上海的善意和包容以及犹太人的感恩。

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一些展品,被捐赠者视为“生命的一部分”。纪念馆的第一件实物藏品是一个玩具独轮车,那是捐赠者约瑟夫于1949年离沪时购买的纪念品。他回忆,在上海时的邻居靠黄包车赚钱养家,邻居收工回家时,常把约瑟夫和自家孩子一起抱上车,上街兜风。对他而言,那是童年在上海的回忆,是记忆终生的快乐时光

0b7b02087bf40ad136395d7e3b61a4d8a8ecce27.png

展厅内部2014年,纪念馆意外收到了一份来自美国的礼物——5本属于已故犹太老人露丝·卡尔曼的护照。其实在2009年,露丝在纪念馆参观时,就曾展示过自己在二战时期的护照,但婉拒了纪念馆的捐赠之请。之后她在弥留之际,嘱托老友贾尼斯将它们专程送来纪念馆。不顾高龄飞来上海的贾尼思说:“她把这些护照捐赠给纪念馆是想告诉你们,上海一直在她心里。”扩建完成的犹太难民纪念馆,将拥有一座8000余册藏书的特殊图书馆。这批私家藏书涉及犹太难民的方方面面,原来的主人是年逾八旬、现居伦敦的老先生科特·威克老人说,上海对他来说是保存和收藏这些书籍最好的选择。因为在上海犹太难民名单墙上,老先生家族在二战时所用的姓氏“威克尔霍尔茨”,与数以万计的姓名同在。

不仅有犹太难民来上海寻根,也有中国人寻找犹太人。

2013年一户林姓人家求助纪念馆寻找犹太人卡尔。原来在1943年,犹太难民卡尔离开上海时,将1600多本书籍托付给邻居林道志保管,这一管就是70余年。战时为避免轰炸,林道志雇人挑书回浙江乡下,战争结束后又挑回上海。

后经纪念馆寻找确认,卡尔夫妇已去世,也没有留下后代。经商定,最终这批图书被存放在馆内。

尽管犹太人避难上海的历史已经远去,但是上海市政府和人民一直致力于对这段历史的保护。和平饭店、河滨大楼、摩西会堂这些和犹太人有关的历史建筑,都在上海续写着自己的故事。

上海与世界

这是一个民族帮助另一个民族的故事,其中饱含的和平、友善、包容,是全人类共通的情感。

2019年4月,“犹太人在上海”系列巡展在美国纽约举行,有美国观众参观后感慨,一座城市的人民,即使自己身处于最黑暗的时刻,却没有忘记光明和爱,无私地给予犹太难民以友谊与援助,上海是一座有大爱的城市。

“上海记住了犹太难民,我们以及我们的家人在内心深处也一直感念着上海!”巡展至巴西圣保罗时,86岁的前上海犹太难民汉娜洛瑞·埃斯奎纳齐如此说道。多年以来,老人的结婚纪念日、生日常常选择在中餐厅庆祝,只因为上海是她和家人重获希望的地方。

“犹太难民与中国”的故事,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民所了解,它从少数人的集体回忆,转化为历史的意识和民族的记忆。

扩建后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特意开辟了“序厅”,宽敞明亮的序厅侧面墙壁上,镌刻着中英文的“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”。

“诺亚方舟”的故事还在续写。

七八十年前,处于危难之际的中国和中国人民,依然接纳了犹太难民,让他们远离大屠杀,写就了一段充满爱与包容的历史。

如今,历史化为一张张老照片、一件件老物品,一座写满名字的上海犹太难民名单墙,一个个回访与感谢,向世界诠释何为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

点赞 0

踩踩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