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:15979077693 邮箱:office@bjboku.com
Q Q:3134211760 江西校园网通讯员交流QQ群:1060224103
版权所有:江西校园网新媒体工作室 赣ICP备20004449号-1
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经济开发区海棠北路与青岚大道交叉口博库大厦A219室
运营主体:江西省小十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江西校园网运营中心
技术支持:江西省博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经济学、工商管理学、网络安全、法学、通信工程……提起这些专业,可能不少家长都会叫一声好。由于社会需求大、薪酬待遇高,这些热门专业不仅得到学生、家长认可,还吸引一些高校竞相设置。
日前,教育部发布《关于开展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高校主管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、预警和预测,避免同一区域(领域)大量重复设置“过热”专业。记者梳理发现,从2019年起,避免大量重复设置热门专业成了对高校专业设置的明确要求。扎堆设置过热专业的现象何以形成?破解“过热”难题,该如何下手?
如何判定一个专业是否“过热”
从热门到过热,如何判断一个专业是否存在过热风险?
“可以说,当某个专业培养的人才规模超过了社会需要,产生了过度教育,便可以认为专业由热门转变成了过热。”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光礼表示,由于当前没有专业机构或政府部门提供的专业数据,高校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盲目性,加剧了专业过热现象。
在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李峻看来,分析一个专业是否出现过热现象,可以看两个数字,一是该专业在不同类型、层次高校中的设置比例;二是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。
“如果大多数高校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显著低于其他专业,考研率高于其他专业,就需要警惕专业存在过热风险,需要谨慎进行设置和调整。”李峻说。
此外,李峻表示,随着招生与就业竞争加大,专业结构调整成了很多高校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,通常代表着“新鲜”“高薪”的热门专业因此得到高校青睐。
“对于高校,尤其是地方高校而言,学生规模涉及政府经费投入和办学支持,那些市场需求大、当下就业率高、家长学生认可的专业,容易受到一些高校的热捧。”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、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健进一步分析道。
从“热门”到“过热”经历了什么
“相关政策明确,专业设置属于高校自主办学权范畴。近年来,政府对高校的专业设置管理工作,进一步从微观控制转向宏观管理,市场成为专业设置与调整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力量,通过招生与就业两个环节发挥作用。”李峻说。
林健表示,市场需求直接影响高校的专业设置,经济发展对热门专业人才的需要,会吸引社会资本、教育教学资源的投入,甚至会推动企业主动联合高校开展合作办学等,使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实现彼此适应。
“这种市场需求,还会吸引国内其他专业高层次人才转行、国外相关专业高层次人才回国等,为国内热门专业的开办和发展提供相关条件和人力资源保障。”林健表示,在推动高校实现专业结构合理化的同时,市场也存在着明显不足,如对高校专业设置缺乏系统全面考量和长远科学预测,容易造成资源的过分堆积和浪费,使其他需要长期投入和支持的专业难以得到更好扶持和帮助。
周光礼强调,专业作为大学资源配置的最小单元,一旦确立便较难调整,而对市场需求减少的变化响应不及时,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“过热”现象。
专业设置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
专家表示,市场对专业设置的不利影响,可以通过完善专业设置前的预测预警,引导社会、家长、学生不“热炒”某些专业。
林健指出,应注重从全球化的角度研究和预测我国相关行业、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程度。“设置专业前,高校对外要充分了解服务面向区域行业产业发展规划,做好人才需求和供给预测分析,对内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办学条件、特色和定位。”
周光礼建议,行业教育协会应根据市场职业需求变化,为高校专业设置提供指导。同时,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发挥自身优势,为高校专业设置提供决策数据支持。
“要对市场需求已经趋于饱和,但是仍然受到家长、社会追捧的过热专业认真分析,切忌一拍脑袋就上马。”李峻说。
上世纪90年代,林健就观察到,英国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要定期接受包含办学条件、师资队伍、就业质量等方面的第三方评估,未能得到社会和学校认可的专业将被关停,执教该专业的教师也将面临解聘风险。因此,在高校里,往往由院系领导、资深教授专门负责专业设置,他们需要长期关注行业和产业的发展,对专业设置和方向、培养方案、课程内容、教学方法等进行及时调整。
就像十几二十年前的冷门专业计算机成了今天的“香饽饽”,周光礼表示,在一定程度上,专业的“冷”与“热”是可以相互转化的。他强调,高校人才培养具有周期性,仅根据一时的市场情况作出专业选择是一种短视行为。作为旨在为未来职业生涯打下雄厚基础的本科专业,不必以一时市场的人才需求情况和薪酬水平等为圭臬。
点赞 0
踩踩 0
电话:15979077693 邮箱:office@bjboku.com
Q Q:3134211760 江西校园网通讯员交流QQ群:1060224103
版权所有:江西校园网新媒体工作室 赣ICP备20004449号-1
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经济开发区海棠北路与青岚大道交叉口博库大厦A219室
运营主体:江西省小十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江西校园网运营中心
技术支持:江西省博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