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团风采

社团风采

首页 > 社团风采

探寻古迹|磁山文化:华夏族源头之一
2022-03-02

01

走进磁山文化

磁山文化是分布于中国华北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,因首在河北省邯郸市武安磁山发现而得名。磁山文化是仰韶文化的源头之一,也就是华夏族的源头之一。磁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陶盂及陶支架、石磨盘及磨棒。据碳14法测定年代,距今约8000年至7600年前。

微信图片_20220302140056.jpg

02

分布地区

磁山文化遗址,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东约1公里处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,东北依鼓山,距武安城17公里,是我国最初发现的一种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,距今约7300年,突破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考古的年代,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,考古学上定名为“磁山文化”。

微信图片_20220302140104.jpg

03

磁山遗址三次挖掘

1972年发现的磁山文化遗址,总面积近14万平方米。1976年至1978年在这里进行了三次发掘,至1978年底,发掘面积达6000平方米,文化层厚1至2米,不少窖穴深达6至7米。出土了陶器、石器、骨器、蚌器、动物骨骸、植物标本等约6000余种,为寻找我国更早的农业、畜牧业、制陶业的文明起源,提供了可贵的线索。

微信图片_20220302140109.jpg

04

磁山出土文物

在遗址另外还发现近百处由石磨盘、磨棒和陶盂、支架、三足钵、小口长颈罐等成组器物堆放在一起的迹象,最少 3件,多者达20余件,它的性质还有待研究。出土遗物有陶器、石器、骨器、蚌器、动物骨骼及植物果实。陶器多手制,火候低,陶质粗糙,造型简单,器形不规整,器壁较厚,以夹砂陶为主。羼和料有石英、粗砂、细砂和云母。颜色有红、褐和灰褐 3种。据出土红陶样品的测定,烧成温度为 700~930℃。器表多素面,纹饰以浅细绳纹较多,还有编织纹、附加堆纹、剔刺纹等。泥质红陶胎厚,火候低,光洁度差。器形有倒靴式支架、直壁平底盂、三足钵、小口长颈罐、漏斗形器、舟形盆、罐、圈足罐、豆等。

微信图片_20220302140116.jpg

05

社会性质

在磁山遗址发现与房址、居穴、窖穴等交错分布的100多处“组合物”遗迹。每一处“组合物”都包括陶器和石器,一般在10件左右,以实用器为主,偶见陶质明器。它们少数放在坑内,大多数可能是就地堆放。关于这些“组合物”的性质,推测性的意见有:可能是同鬼魂崇拜有关的丧葬活动遗迹,可能是人骨朽尽的二次葬,或可能是祭祀时的奉献。从考古发现所见的生产发展水平对比其他文化的情况看,磁山文化可能处于以对偶家庭为基本消费单位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。

微信图片_20220302140121.jpg

06

历史意义

将中华文明上溯到8000年前,早于仰韶文化1000年。是邯郸十大文化脉系之首,是东方文明发祥地之一。 磁山被确认为是世界上粮食粟、家鸡和中原核桃最早发现地。粟、家鸡和核桃三大发现,改写了世界粟作农业、家鸡驯养和核桃产地的历史。 学者普遍认为,河姆渡文化代表了南方水稻文化,而磁山文化代表了北方旱作农业中的谷子文化,在研究中国古代农业起源时,两者缺一不可。据1982年3月《光明日报》报道:磁山是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发源地。 又《古矿录》记载:《明一统治》称:磁山,在县西南30里,土产矿石,州名取此。磁山,指南针的故乡。

点赞 0

踩踩 0